分层思想:将复杂的流程分解为几个功能相对单一的子过程
- 流程更加清晰,复杂问题简单化
- 更容易发现问题并针对性的解决问题
如:小黑喝牛奶不在乎中间的过程
用户不在乎中间的过程只在乎上网
制作牛奶的部门:就是为了方便管理,出现问题能够找到问题源
对于网络也需要分层:方便管理,出现问题能够找到问题源易于学习,各层之间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层
网络标准化:规范不同的互联标准,互相兼容,加快网络发展
- 1974年前-各厂商都有自己的通信协议标准,导致不同厂商之间不兼容,影响互联网发展
- 1974年-提出OSI开放式互联参考模型协议,但是未被认可,TCP/IP协议认可
- 2000年至今通信都在使用遵守TCP/IP协议
OSI开放式互联参考模型:
OSI未被广泛认可原因:层次太多麻烦复杂、功能重复
网络排错思想:
- 从下层到上层开始
- 从上层到下层开始
TCP/IP开发早于OSI,最终在市场获取认可,目前所使用的通信标准
数据封装和解封装:
- 应用数据需要经过逐层处理后才能通过网络传递给对方
- OSI把每一层数据称为PDU(protocol data unit 协议数据单元)
- TCP/IP根据不同层分别使用段segment、包packet、帧frame、比特bit
- 发送者逐层向下传递数据,并添加报头和报尾的过程称为封装(打包)
- 反之,接收者逐层向上传递数据,称为解封装(拆包)
TCP/IP协议簇中的常见协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