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名词:
术语 | 备注 |
---|---|
路由routing | 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不同网络间的转发过程 |
路由表routing table | 路由信息的集合 路由的依据 |
路由器 router | 具有路由功能的设备 |
默认网关default gateway | 通过是路由设备的接口IP地址 |
路由过程图解:
路由器收到数据包检测路由表中是否存在能够去往目的IP地址、转发过程中是逐跳转发“并不会引导其他路由器转发”、数据通信是”双向性“
路由表只是转发的依据,真正转发的是根据接口 “知道从哪里发送” 下一跳是路由器需要将该数据包交给谁来转发
路由协议分为动态协议和静态协议 静态的配置简单,不占用资源 动态协议配置相对复杂,可以及时同步网络变化
IP路由表:存放最优的路由信息/条目
路由表包含了可以去往的目的网络 ,路由器收到目的网络不存在的会直接丢弃
路由表字段 | 备注 |
---|---|
Destination目标地址 | 用来标识存在的能够去往的目的地址或目的网络 |
Mask掩码 | 用来选择最佳路由的重要依据(最长匹配原则) |
NextHop下一跳 | 指明该数据包所经过的下一个路由器的接口地址 |
Interface出接口 | 指明该数据包将从哪个接口转发 |
Protocol 协议 | 路由的来源(学习方式) |
Preference优先级 | 用来比较不同协议学习去往相同地址不同路径的优先程度(越小越优先) |
cost开销 | 用来比较相同协议学习去往相同地址不同路径的的代价(越小越优先) |
不同协议比较
路由协议/类型 | Direct | OSPF | ISIS | Static | RIP | OSPF ASE | BGP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管理距离/优先级 | 0 | 10 | 15 | 60 | 100 | 150 | 255 |
相同协议比较
等价路由(ECMP,Equal cost multi-Path):
对于一个路由来源,当到同一个目标网络存在多条相同度量值的路由时,路由器会将这些路由条目都加入路由表,数据包会在这几个链路(路径)进行负载分担。
(负载均衡的选择:逐包,逐流 可以根据目标IP或源IP,目标MAC或源MAC选择。最终会经过“哈希”计算实现)
最长掩码匹配原则:最终数据包实现最佳路由的算法